
2024|台東南橫
山脈下快拆木構架
設計背景│
此作品位於南橫公路入口處,鄰近海端國小,是義築在花東鄉村預計設立的第二個工作站。由於第一個南迴工作站,其地理位置以服務臺東市區以南的南迴鄉村地區為優先,南橫工作站的設立旨在補足臺東市區以北縱谷及中央山脈區域的人力、施作需求,成為銜接縱谷北臺東甚至花蓮的重要據點,擴大義築在花東地區的服務量能。本棚架設計作為南橫工作站的施工空間擴充延伸,專注於滿足施作需求,採用國產木材與模組化設計,實現快速組裝與靈活應用,同時降低對現場環境的影響。
設計概念│
為應對南橫工作站半戶外作業環境的多元需求,該棚架設計以「模組化結構」、「靈活應用」與「快速施工」為核心,運用國產材搭建一個低技術門檻、高適應性的建築形式。設計不僅注重結構功能性,更融入木工技術的巧思與建築美學,展現出國產木材在現代空間構築中的實用性與創造力。該棚架採用模組化設計,將結構拆分為柱、樑等基本單元,透過螺栓與正交鎖固方式組裝。設計不僅降低施工技術門檻,亦能讓使用者根據需求進行快速拆裝、擴展或改變形態,適應從作業空間到社區活動涼棚的多種場景。預製化的結構部件提升了施工效率,同時減少現場加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透過模組化結構的靈活應用,用戶可輕鬆搭建不同規模與用途的空間形態,例如搭設工作站遮蔽棚、搭建鄉村小型涼亭或臨時施作空間。核心結構運用了木積木正交構法,透過正交鎖固方式,取代傳統榫接技術,有效減少施工中對精密技術的依賴,同時降低了材料成本與耗損。正交構法不僅簡化了施工流程,還提供了優異的結構穩定性與強度,使棚架在面對南橫多變氣候時依然表現可靠。為提升組裝效率,該棚架設計採用了二夾一結構作為主要的構造形式。這一系統透過兩側夾持與中間支撐,實現了結構的快速搭建與穩固連接。二夾一系統具備簡單易操作的特性,適合使用少量工具完成組裝,讓非專業施工者也能輕鬆上手。該棚架主要選用國產柳杉作為結構材料,展現了其在現代建築中的應用潛力。透過木材的自然質感與力學特性,設計不僅具備實用性,還融入了環境友善與美學價值。國產材的應用減少了運輸與碳排放,同時支持在地木材產業的永續發展。在施工過程中,木材的加工與連接技術得以充分發揮,透過簡化的構造方式,強調了木工技術的高可行性與低成本特性。
基地位置|
臺東縣南橫地區
建造時間|
2024年07月24日至2024年12月20日
設計團隊|
錢廷凱建築師事務所
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楊詩弘老師
南迴義築工作站 高宏奕、謝易澄、簡志明
施工團隊|
台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南迴義築工作站 高宏奕、謝易澄
參與志工|
東吳大學 哲學系 杜姸儀
嘉義大學 動物科學系 鄧詠瑄、曹涵芸
臺灣大學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蕭琬蓁
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黃郁紋
大安高工 闗漢誠、呂玟錡、王守廉、簡豐澤、陳品言、葉詠恩、賴易成
當地合作組織|
納樊司工作室、麓間麵包店LuJian bakery
支援老師|
台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建築科 林振輝老師、楊舜銘老師、林麗芳老師
參與匠師|
納樊司工作室 余琦昂老師
贊助單位|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顧問|
西爾法(小川工藝製作所)孫瑞隆
東皇昌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林春波
照片紀錄│
地圖標記│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