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台東南迴
木積木12.0 籃球架
設計背景│
沙撒拉克是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內的阿美族部落,與相鄰的排灣族拉勞蘭部落共同生活於新香蘭聚落。雖然兩族群文化獨立,但共享新香蘭活動中心,該中心是日常交流與舉辦節慶活動的重要公共空間。由於部落內缺乏完善的運動設施,居民尤其青少年與成人,難以在本地進行籃球等體育活動。而活動中心的大鋼棚作為部落的主要公共空間,需兼容多種使用情境,包括慶典、社區集會及體育運動。因此,本設計以國產材為主材,打造三款分齡籃球框板架:兒童版、青少年版、成人NBA版,為居民提供功能多元、靈活運用的運動與社交空間。
設計概念│
沙撒拉克國產材籃球框板架設計針對兒童、青少年與成人不同年齡層的需求,並解決部落運動場地的多用途挑戰,創造功能多樣、靈活高效的公共設施。
兒童版籃框由七顆木積木單元組成,不僅可以靈活運用於室內外,還能組合轉化為桌椅等家具。兒童版設計適合放置在公園或庭院,成為老人聚會泡茶的桌椅,為社區提供額外的使用價值。其模組化設計讓搬移與拆裝更為方便,可根據需求輕鬆調整場地配置。
青少年版籃框延續木積木模組化思路,採用更輕量化的結構設計,方便移動與臨時使用,特別適合非固定場地的日常運動與活動需求,兼顧實用性與靈活性。
成人版籃框採用標準籃球框規格,利用「二夾一系統」將籃框懸掛於大鋼棚的C型鋼結構上,有效解決了場地空間有限的問題。不佔用地面空間的設計,讓籃球框能在不干擾場地其他用途的情況下使用,適合成人進行籃球比賽或練習,並與部落活動中心的多用途需求完美結合。
設計以場地空間靈活運用為核心,透過模組化與懸掛式結構,充分解決部落內場地不足與多用途兼容的挑戰。同時,國產材的創新應用不僅實現結構穩定性與耐用性,更彰顯永續發展理念,為部落居民創造多元化的運動與社交空間。
沙撒拉克國產材籃框不僅是一項實用的公共設施,更是一個將體育、文化與永續發展理念相結合的作品。它賦予新香蘭聚落更多交流互動的可能性,也為部落居民的生活品質帶來新的提升。
基地位置|
新香蘭活動中心
建造時間|
2024年06月01日至2024年12月02日
設計團隊|
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楊詩弘老師
陽明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 侯君昊老師
錢廷凱建築師事務所
南迴義築工作站 王譽鈞、高宏奕、簡志明
施工團隊|
台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南迴義築工作站 王譽鈞、高宏奕、謝易澄
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社區發展協會
參與志工|
東吳大學 哲學系 杜姸儀
嘉義大學 動物科學系 鄧詠瑄、曹涵芸
臺灣大學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蕭琬蓁
大安高工 林宏達 王芊晴 張承恩 李承霖 林元祺 李世鈺 黃于芹 王允至 林亮宇 林宥昕 蕭家瑜 王怡仁 陳宥姍 李其蓁
當地合作組織|
太麻里香蘭村辦公室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新香蘭教會
太麻里鄉新香蘭部落文化健康站
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社區發展協會
臺東縣太麻里鄉拉勞蘭部落文化發展協會
財團法人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
支援老師|
台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建築科 林振輝老師、楊舜銘老師、林麗芳老師
參與匠師|
納樊司工作室 余琦昂老師
太麻里鄉香蘭村辦 蕭惠明老師
贊助單位|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顧問|
與木製研 陳建同老師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木工科 羅正明主任
東皇昌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林春波
照片紀錄│
地圖標記│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