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角度看鄉土--當建築師擁抱在地
北科大大四的那一年,我前往紐西蘭當交換生,並參與了毛利人聚會屋的改造。那是個非常特殊的計畫,業主是買下了鄉間佛堂的毛利人,但是希望我們改造成傳統習俗的毛利聚會屋, 那是我第一次交手需要以文化背景為主軸的案子。當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我認知裡的建築與在地文化有著那麼大的脫節。落腳於瑞典後,我發現我不知道該如何向他人形容甚麼是台灣建築時,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
回看歷史,1940年代的台灣政府計畫性的利用各種政治與教育手段,宣傳以孔子儒教為中心的泛中華文化認同, 朝著統一中國的目標邁進 (江,2013)。當語言從閩南語、日語、原住民語和其他方言改成國語;當歷史被掩蓋與竄改,人們對於自我原生文化的認知也就慢慢被遺忘而不再重視。直到解嚴後,慢慢於90年代鄉土意識抬起,台灣崛起的尋根運動帶動了不同文化產業的興榮,也才有如黃聲遠建築師那種擁抱在地的執著。
身為建築師的我們,在找回失去的文化上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該如何加強身分的認同,了解發生在周遭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問題?70年代相關的理論已有雛型, 美國建築師紐曼的《防衛空間》一書提出, 認為人們關心他們投入心思維護的空間, 並主張一個地區會因在地認同的提昇而強化人民的責任感, 進而促使了環境的安全 (Oscar, 1972)。反之,如在地認同感減弱,人們就不再認為環境的維持是自我的責任,治安也就相對惡化。這也跟而後在犯罪心理學裡提出的破窗效應有一定的關連性,漠不關心就是朝向瓦解文化的第一步。
而要凝聚大家的力量,我們需要邀請公民參與。根據美國心裡協會,公民參與是以個人或團體的力量找出並解決公眾關心的議題(Carpini,2016)。從建築的角度來說,或許我們可以向鄉土建築學習。
印尼峇里島的Ibuku建築團隊體現了鄉土建築的可能。利用了在地的竹子與夯土技術, 聘用當地的工藝家和藝術家來建造出一棟棟創新卻跟環境和諧相處的建築, 建築轉變成了與環境共存的媒介, 而不僅是庇護的場所。Ibuku創辦人的爸爸也正好是綠色學校(Green
school)的創辦人John Hardy,綠色學校則是用教育的方式觸發學生的責任與道德感。鄉土建築體現了脈絡化(contextualization)的可能性, 所謂的脈絡化就是將特殊的時空脈絡具體化。脈絡化的手段不僅僅只有鄉土建築而已,瑞典建築Tham & Videgård的在哈拉斯的樹屋酒店則用了非常現代的手法去反映了在地的環境脈絡,使用雙面鏡子、懸夾在樹上的量體像是完全消失在半空中的空間,人們用最低的存在感住在森林中。
到底甚麼是台灣建築的傳統,甚麼又是未來可以走的道路? 在遠眺國際時也不該忘記自己的根。2017普立茲克獎頒給了深耕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RCR三人組團隊Rafael Aranda、Carme Pigem與Ramon Vialta,他們用30年的日子、充滿詩意的材料,打造了一套故鄉加泰隆尼亞的地方特色。現代建築不會就這麼被顛覆,而是以一種更謙虛的態度,尋找共生的願景。
綠色學校
Ibuku,(c)Forgemind-ArchiMedia
海外連線專欄作者介紹 |
參考文獻
綠色學校
Ibuku,(c)Forgemind-ArchiMedia
海外連線專欄作者介紹 |
八年級後段班,高雄人,建築人,北科人,瑞典人。現居瑞典斯德哥爾摩,就讀室內建築空間碩士班。
異鄉四年,從北歐童話細看人情冷暖,從完美社會主義沈思崩壞的難民移民矛盾。
平日喜歡踏青,喜歡太陽和沙灘,喜歡工藝的手感,並相信有一天台灣的建築與設計能夠從在地與傳統的文化與工藝中找到一條獨一無二的路。
異鄉四年,從北歐童話細看人情冷暖,從完美社會主義沈思崩壞的難民移民矛盾。
平日喜歡踏青,喜歡太陽和沙灘,喜歡工藝的手感,並相信有一天台灣的建築與設計能夠從在地與傳統的文化與工藝中找到一條獨一無二的路。
參考文獻
Carpini, M. D. (2016). Civic Engagement. Retrieved December 16, 2016, from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www.apa.org/education/undergrad/civic-engagement.aspx
江凌青(2013). Reshaping Taiwanese identity: Taiwan cinema and the city. Leicester: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Brunskill , R. W. (2000). Illustrated Handbook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4th ed.). London: Faber and Faber.
Oscar, N. (1972). Defensible Space: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 New York: MacMillan.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