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義築海外連線專欄 | 李思敏】

探索胡同的新生命—微觀北京
















彼時此刻的胡同:探索北京雜院改造案
「胡同」,古時稱作「衚衕」,是中國北方傳統住宅區中用於通行的狹長道路 ,最早可以追朔至元代興建大都之時,歷史悠久;胡同的居民至今也仍保留著 相當簡樸的生活方式。所見之處,灰牆老樹,下棋老人,馳名老店——皆是滿 滿的京味。在持續現代化與擴張的「帝都」北京,胡同無疑是傳統技藝之依存 ,也是體驗北京平民文化最好的去處。



胡同改造運動
以今日享有的居住科技來看,胡同裡的生活顯得格外原始。屋內沒有浴廁與供 暖,生活擁擠缺乏隱私,有些因年久失修變成危樓......等,充滿各種不容忽視的 居住問題,改善的速度趕不及居民搬離的速度,胡同被迫面臨發展的抉擇:維 持住宅機能,或者轉型——這引起了許多團隊的興趣,紛紛開始尋求各種介入 的方式,展開調查、探索與實驗:2011年起,由私人團隊發起的「大柵欄更新 計畫」,邀請中外優秀的設計與藝術項目進駐,更引進許多店鋪,期望利用商 業化的方式帶動胡同新生;2013年開始的「白塔寺改造計畫」,同樣由民間團 體推動,以植入種子的方式,先進行胡同基本外觀的修整,再搭配點狀的四合 院改造案,逐漸活化老舊社區;2016年的「北京設計周」則針對胡同改造進行 策展,整合現存的改造案例,利用大量展覽與活動,為胡同帶來矚目與人潮。

居住的胡同
許多改造案中,「眾建築」團隊選擇尊重胡同作為生活場域的價值,在楊梅竹 斜街實驗了「內盒院」,透過植入預製的居住零件,在老舊的雜院立面內組裝 出一個嶄新的微型住宅——裏頭生活機能俱全,還可依喜好選擇機能組合,更 透過收縮、推拉、或者開闔,將活動空間延伸至中央庭院,一方面解決室內空 間不足的問題,也保留了傳統以院子為中心的生活方式。金屬的材料乍看突兀 ,但與原有磚瓦構造形成對比的做法,讓使用者感知到建築新舊的界線,除了 美觀與功能上的考量,是否也藉此希望引起人們對於過去城市、建築與文化脈 絡的興趣?

公眾的胡同
「標準營造」的「微雜院」是北京目前少數非開放公共使用的胡同改造案例。從 熱鬧的大街上走一段,再鑽入胡同裡,院門處並沒有醒目的標示,但可以聽見 小孩玩鬧聲。「微雜院」基地原本是超過十二戶人家共居的院落,被改造成附 近居民可以使用的公共空間。不大的院子裡用青磚砌了兩個箱子,一個是小藝 廊兼遊戲室,另一個則是廚房;兩旁都有階梯可供上下,夏天可以上去乘涼。 原本的房舍並未拆除,去掉隔間與部分牆面增加採光,重新用木材料裝修成圖 書館與教室。其中令人驚喜的是將原本屋前半個人高的儲藏空間打通,外觀保 留原本的形式,內部卻創造出可供孩童躲藏嬉戲的角落。

為了胡同而來
北京的胡同改造仍然非常熱烈,但凡北京的建築公司,手上必定會有幾個胡同 的案子,「胡同改造」無疑是當代北京建築人必修的課題。雖然目前的案子大 多充滿商業氣息,但這當地獨有、大量出現、快速改造的狀態,還是非常值得 親自走一遭,因為這無意間創造了一種絕佳的審視角度:以接近同等的方式, 去觀察北京的建築人如何思考環境、文化、空間與材料,以及實踐。
海外連線專欄作者介紹 |
李思敏 畢業於國立台北大學外語系,主修翻譯、副修企業管理。目前於國立交通大學攻讀建築碩士。在2016年秋冬之際,前往北京直向建築實習四個月,除了工作便是逛胡同,喜愛那裡中西合併、新舊混雜的狀態。過去曾有活動、策展、舞台等跨領域經驗,熱衷體驗各種文化與建築。相信萬物皆是一面鏡子,會映照出個體真實的樣貌,所以此刻也正嘗試著新事物。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