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2011尼泊爾-喬哥地聚落│聯新期望醫療中心

2011尼泊爾 喬哥地聚落 聯新期望醫療中心/


設計概念│
聯新文教基金會近年來投入尼泊爾海外義診工作,因當地醫療環境長期窘迫,遂邀請交通大學建築所龔書章所長與近年在台灣偏鄉推動義築實作的自發性組織,組成海外義築團。計畫在資源匱乏的尼泊爾聚落,建造一座可持續性提供衛教診療服務的永續醫療站。

海外義築的目的在使台灣建築青年人才及尼泊爾當地民工,針對實際的【砌磚實作、構造施工、現地建造】等,有實務性的建築經驗與理解。並結合尼泊爾喬哥地(Jugedi)當地現有資源、砌磚師經驗與簡易工具,透過義築團隊在台灣擬定的義築與實作策略,協助聯新文教基金會,於尼泊爾喬哥地,開啟醫療站的義診工作。

2011年七月間,海外義築團隊先在國內接受體能與技術培訓,並依尼泊爾當地工作狀況進行模擬,以砌磚方式於新竹光明幼稚園先建造一座【生態堆肥槽】。八月初,【義診、義築】團隊先後抵達尼泊爾喬哥地聚落,義診團先展開人道醫療與看診服務,義築團則啟動人道建築計畫與建造工程。


透過台灣義築,啟動當地建築工作
  台灣海外義築團隊,在為期二十六天的尼泊爾義築施工中,歷經了雨季、酷暑、巨雷等嚴酷氣候考驗,最終完成了第一階段醫療站牆體建造工作。在過程裡,團員們指導當地非專業民工管理工地、控制建材、維修工具、使用機械及技術分享等,為聚落民工建立正確的建築知識與觀念,對當地聚落來說,建造只是開始。未來族人仍持續投入醫療站興建、維護、管理,至最終醫療站正式啟用。

把工作權留在聚落,把經驗值留給當地
  目前尼泊爾的營造系統並無台灣及歐美國家完善制度,當地營造制度對於興建者並無相對法律保障,一般除政府公共工程及大型興建案有專業營造廠投標外,民間興建過程大多交由中小型營建承包商處理,而偏遠的聚落則需號召親友以協力造屋的方式,親自動手建造。醫療站啟動義築的意義,仍是希望將【工作權、建造經驗】藉義築過程留在當地,透過在地投入與外界指導相輔相成,讓深山務農族人多一份技術專長,以多一份脫離經濟弱勢的機會。

建立地震應變的相關對策
  尼泊爾當地主要針對地震災害防範的建築規範,於1994年所訂立。任何在尼泊爾興建的建築都需參照其中規定,但因尼泊爾近年來處無政府狀態,喬哥地當地建築只需報備當地社區委員會,無需建築圖說審議步驟即可興建。但顧及本案為醫療用途,除了參照尼泊爾法規外,也參考台灣設計規範,已求建築安全性 。2011年9月18日,尼泊爾東部邊境發生規模6.9地震,造成尼泊爾境內災害,期望醫療中心建造完成的後續使用,將包含未來災害發生時,作為緊急避難中心的策略。

義築、義診,讓一加一大於二
  【義築】針對建築實務、構造施工結合尼泊爾當地環境資源、有限材料、當地工作者經驗等,建造一個可使義診團長期提供駐點醫療服務的永續醫療站;【義診】技術與專業人員可同時照顧當地村民健康、提供醫療服務、教導正確衛生與就醫觀念等。而更重要的是,正在進行中的【義築與義診】跨領域整合,讓處於經濟弱勢的聚落,在未來能真正獲得內化的改善:學得一技之長、建築觀念提升、醫療服務受用、健全的衛教知識,至對尼泊爾國家現況的正向轉變。

基地位置│尼泊爾 喬哥地聚落(Jugedi)

設計時間│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

建造時間│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

設計團隊│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任所長 龔書章

施工團隊│

簡志明(義築策劃)、徐鼎皓(細部大樣)、教練黃郁慈、助理黃文謙、助理莊津豪

竹光明幼稚園義築參與人員:
廖誼千、趙柏聿、王皓、李偉漢、游蓓萱、黃宇明、廖崑宏、潘宣文、 陳亭均、曹沐祺、李采薇、劉宇凡等12人。


尼泊爾醫療站義築參與人員:
尼泊爾:Aasu、Ajaya、Amrtt、Ashok、Bir B. Lama、Bir、Dinesh、 Indra B、Jhalak、Khadga、Kisna、Kumar、Madan、Man B、Minlag、 Purna、Ram、Shre、Sunil、Tak B、Tek、Vojraj

台灣:許詩典、曾奕夫、廖誼千、趙柏聿、王皓、廖崑宏、游蓓萱、潘宣文

當地合作組織│新竹市私立工研院附設光明幼稚園、喬哥地聚落社區發展協會

支援老師│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 曾成德副教授、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 簡聖芬助理教授




地點│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