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林保署
臺灣黑熊復健平台2.0
設計背景│
延續2023年春臺灣黑熊復健評估木構平台1.0的設計,針對野生動物使用上材料的自然損壞進行修復與重建,並依照獸醫師與照養員觀察台灣黑熊使用情況、行為模式及復健照養需求進行整體空間環境的改良,期望透過硬體構造的更新與籠舍環境的豐富化,能使台灣黑熊有更高品質的復原空間。
材料選用上除了延續1.0版本的原木、規格材外,也加入台東紅石林道的竹材作為環境豐富化的建材。透過生長成材週期短的竹材製作攀爬架、食物容器等較易耗損的非結構物件,使其容易更換與更新。在豐富整體空間之外也實現環境生態永續價值。
設計概念│
本次針對其中一間籠舍進行改造,構架上延續1.0版本使用原木搭接柱樑主結構,並使用規格材作為平台鋪面。針對台灣黑熊喜愛攀爬的習性,將每隻柱頭預留較長,樑亦做外伸來做為黑熊攀附的支柱。平台設計上,新增不同高度的平面來模擬自然環境中森林與地形的高低錯落,在有限的空間內盡量創造黑熊垂直移動的路徑與可能性。
照養環境的豐富度對於動物來說非常重要,能幫助野生動物更好的適應野外環境,加速恢復進程。在本次改造中除了改善空間配置外,也使用不同材料來搭建簡單的小道具與攀爬架、吊床等。在臺灣黑熊復健評估木構平台的設計施作中,構築也作為一種教育機會與理念實踐,建築不只服務人群社會,亦能對這片土地上的其他生命付出,將來自大自然的材料運用於台灣原生物種的保育。
基地位置|
不公開
建造時間|
2024年06月01日至2024年07月10日
設計團隊|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楊詩弘 副教授 (木構造平台生命週期使用後評估)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高小倩 副教授 (黑熊活動空間研究)
南迴義築工作站 高宏奕、簡志明
施工團隊|
南迴義築工作站
納樊司工作室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參與志工|
東吳大學 哲學系 杜姸儀
嘉義大學 動物科學系 鄧詠瑄、曹涵芸
臺灣大學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蕭琬蓁
公東高工 李聖恩、王智賢
當地合作組織|
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支援老師|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家具木工科 羅正明主任、傅湘涵老師
國立台東專科學校 室內空間設計科 宋清彥主任
參與匠師|
納樊司工作室 余琦昂老師
贊助單位|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
顧問|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甘銘源 建築師
鍾秉宏建築師事務所 鍾秉宏 建築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許倍銜 副教授
照片紀錄│
地圖標記│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