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2023|花蓮石梯坪|Karakaratan的森林

2023|花蓮石梯坪
Karakaratan的森林
設計背景│

  港口部落 Makota’ay 北接石梯坪複雜多變的海階地形,南緣秀姑巒溪出海口。阿美族人世代與海共生,除了為人熟知的豐年祭,每年五月的海祭更是港口部落的重要祭典,大自然將海洋生活的記憶與土地紋理深刻在部落之中,海洋不只是生活場域,更是信仰所在。海階上層層相疊的珊瑚礁岩與更往海岸山脈一側交錯其中的畸零耕地, 春有翠綠秧苗,秋天稻穗成熟時,放眼皆是金黃稻浪與太平洋海浪共舞,這片稻田有個很美的名字―海稻田。

  「在家鄉的土地耕作」對於港口部落族人來說曾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過去因為地政單位的行政疏失導致土地所有權被劃入國家風景區,經過近30年的土地抗爭運動,在土地所有權回歸後,族人開始思考土地利用、文化傳承、自然保育等永續生活的各種面向,進而有了Makotaay生態藝術村的誕生,希望透過食農教育與藝術,永續經營這片世代流傳的生活場域。

  基地坐落的石門段823及592地號,位於石梯坪的中心地區,起伏而多變的地貌從道路、池塘、香蕉園、林投樹林,再到高處的海稻田,過去部落族人用雙手撿拾石塊留下黑色沃土,開闢出一塊又一塊農地。如今土地所有權回歸後,地主Lafay希望延續部落傳統的生活記憶,祖輩們在土地辛勤耕種,餵養整個部落,現在我們則是把藝術種在土地上。期望能透過群眾共建的模式,創造出文化傳承及環境教育的場域。

設計概念│

  Karakaratan在阿美族語中意為珊瑚礁岩。基地座落在臨海的珊瑚礁岩高地,被整片香蕉及林投樹林所包覆的小空地。設計上希望延續森林的視覺感,構造量體作為森林的延續,創造出森林與森林間的過渡空間,更大膽的說,我們希望蓋出一座森林。如同部落族人在林蔭下休憩談天,時光流淌,光影隨枝葉搖曳,在我們搭建的森林下,鹹鹹海風在木結構樹枝間流動,結構線條隨日光改變樣態,結構作為光與日常生活的容器,更多美好且平凡的日常將繼續在其中發生。

  空間上為了滿足作為聚會場所需求,縱向跨度設計達5公尺,並在四面出挑1.5公尺。在使用2BY4及2BY8柳杉規格材之下,採用桁架構造系統,在材料斷面有限的情形下實現大跨度與長距離出挑。考慮冬季強勁北風與颱風,在橫向與平面亦採用桁架系統搭配斜撐,有效控制構架間的形變增加穩定度。

  桁架系統除了力學考量,也是將森林樹木具象的形體,轉化為結構的語言與型態。樹木在自然中的生長分枝,如同構造中由柱、主樑往上分支的次結構,相互交錯的桁架桿件則是森林中自由生長,充滿活力的枝條。如同作品名稱 - Karakaratan的森林,我們運用國產柳杉蓋出一座木構造森林,也創造出能夠孕育更多交流互動的空間。

基地位置|
97705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
建造時間|
2023年7月21日至2023年9月30日
設計團隊|
陽明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 侯君昊
Archicake 築點設計 鍾秉宏建築師
詠宸建築師事務所 黃文慶建築師
南迴義築工作站 高宏奕、簡志明
施工團隊|
台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南迴義築工作站 王譽鈞、范姜良瑜
參與志工|
彭成瑋、陳 誠、賴鵬旭、翁碩晟、黃彥勳、張玉欣、王昱翔
劉怡珍、林宏達、林翊睿、謝文傑、林祐安、吳芷璇、唐胤宸
當地合作組織|
莎娃綠岸文化工作室
吉浦巒文化發展協會
馬庫達愛土地自救會
Makotaay Eco Art Village 生態藝術村
支援老師|
台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建築科
林振輝老師、張藤實老師、楊舜銘老師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木工科
羅正明主任、傅湘涵老師
參與匠師|
納樊司工作室 余琦昂老師
贊助單位|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哇大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顧問|
國立宜蘭大學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張資正
東皇昌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林春波
昆儀實業 郭培杰
照片紀錄│
地圖標記│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