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義築海外連線專欄 | 張韋】

共築城市意象

城市作為一座舞台





義築是一群富有想像並付諸實行的團隊。實踐過程中,從使用者出發的核心,不曾改變。城市也該作為一處,以市民為中心出發去策劃的場域。如同社會學家 Zygmunt Bauman 曾說:「當我們思考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好的時候,你必須要把生活在其中的人都納入考量。」。本文將從 2018 年倫敦設計節,以及 2019 年阿姆斯特丹城市論壇,從兩個城市節慶,回視都市作為一個實驗場所,如何點燃議題、聚集人才及共築願景。

2018 London Design Festival
Waugh Thistleton Architects, MultiPly

設計節慶是一種精神、形式及思考的方向性。就如南條史生在討論藝術與城市間的關係時,提及「空間是一個媒介,如何啟發觀眾享受這些藝術作品、如何讓觀狀體認作品的存在與自身相關,才是成功關鍵。」。

九月是個開學日子,同時也是 Design Festival 及 Open House 熱烈同步進行的日子。2018 年的倫敦藝術節,在 V&A 博物館前的 Sackler 庭院上,一座高達 9 公尺的動式模組裝置,由一系列木質箱型框架構起。彷彿迷宮般的疊加結構,鼓勵著參觀者自由探索、穿越、躲藏與瞭望。此座展演期望道出當今世界面臨的兩大挑戰:對抗氣候變遷與永續住宅需求的急迫性。建築師 Waugh Thistleton 表示,這是一個新穎的設計提案,以永續材料來搭建高密度都市;同時,他提出不再使用水泥、鋼筋,而是對環境友善的減碳材料。透過此項設計,希望為英國可負擔房屋的短缺危機,提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

此次展演的工程是由 ARUP 負責,並在美國硬木委員會 (AHEC) 合作下攜手完成,以 111 塊美國硬木為主要材質的 CLT 打造。每塊美國鬱金香木皆於蘇格蘭木材廠製作,再組裝運至倫敦。經過表面焦化處理後的 CLT,不僅耐磨損,也達到很好的耐熱度及延緩燃燒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仍保有減碳特質,可以持續吸收環境中的二氧化碳,111 塊 CLT 將吸收 30 頓的二氧化碳碳足跡。透過系統性的融合,這場展演充分讓參與者,一同體驗並見證了可續建材被模組化的可能。近16天的展期,倫敦設計節讓互動的觀眾,開啟對未來建材的多元的想像,更重要的是,讓市民知道不同的選擇方式,更認識了 21 世紀最理想的綠色建材之一。


2019 We Make The City
Urban Living Lab, AMS, Amsterdam

主張引領城市邁向更好的 We Make The City 城市論壇,是一場豐富多元、人才匯聚的節慶,每年暑假於阿姆斯特丹舉辦。舉辦目標是邀請與會者,共同提出想法,思考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宜居、永續、公平、因應氣候變遷、可及且安全。論壇議題多圍繞在現代都市,特別是針對主辦城市阿姆斯特丹。與會者一同討論,共同提出像這樣一座荷蘭的首都市,該如何面對無論是正在或未來所要面臨的挑戰。

透過深度性的大型論壇、啟發性的集會、突破性的黑客松以及各具特色的城市展覽與工作坊。這場節慶有目的性的邀請全市民,乃至世界各地響應的與會者,一起了解重點課題的同時,策略地討論有效解決方案。今年拋出的問題是:究竟什麼樣的城市,5 年、10 年、15 年後,仍會讓居民想居住於此。期望透過各式活動,協助回應以上問題,因為一座開放的城市,我們將一起讓城市在未來變得更好。近一個月的活動期間,當地居民與來自各地且跨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多元活動形式,從工作坊、電影會、Pop-up 表演及遊戲、專家學者論壇與討論及maker直接動手做的基地。印象深刻的是,活動的可及性與開放度。從英文的共通語言、免費的活動到便利的網路資訊及事前與後的聯繫。其中,筆者參加了一場由AMS所舉辦的 Urban Living Labs 活動。AMS 是一所三間學校共同創辦的實驗中心,團隊正管理一處開放的海軍基地 Marineterrein。在這實驗場域裡,提倡一種擁抱失敗的精神,沒有一個人得缺席討論的互動。

從分析使用者、利害關係人至共提可行方案,我們一起討論 Marineterrein 的湖區,如何透過影像辨識,偵測與管控使用人流,或是在落水時即時發出求救警訊,以及大量夏季人潮的垃圾該如何處理。討論最激烈的部分,便是關於監測便利與個人隱私的平衡掙扎。整場活動,從介紹Urban Living Labs、海軍基地空間環境到工作坊討論,主辦方不斷丟出值得深度探索的議題,希望參與者能共同激盪出為城市帶來正面改變的好辦法,以面對未來愈趨複雜的挑戰。實驗、研發與創造的循環,AMS 期望連結起紮實的研究到社會的實踐,讓城市更韌性、公正及永續。


All about a temporary city!

以上兩個節慶,皆透過臨時性的改造,為城市再生注入新活力。靈活又彈性,讓更多人能接觸、看見,進而認識、理解,節慶的延伸觸動公民社會力量的發展。回視台灣的共生運動,正迅速蔓延整座寶島,然而零星的發展,該如何累積、成長、壯大,進而挑戰廣大的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問題?(詳閱侯志仁,2019)。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的互動,在台灣既存機制下,是否發展出與時俱進的默契了?在快速變遷而需大量跨域整合的時代下,我們需要保持敏感應對及反脆弱的能力。從實驗性的短暫改造,到開放歡迎人才聚集場域,以及擁抱失敗的精神,皆是台灣的城市,共同該學習與嘗試的途徑。

在後疫情時代下,2020 的城市期望邁向一座讓每位市民,皆能揮灑自如的舞台;也是一座讓大家尋根認同與尋共同願景的空間。我相信台灣的價值將與時俱進,淬煉出屬於自己的光芒,因為大家都值得更好的城市生活空間。









作者自介

張韋, Wei Chang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倫敦大學巴特萊學院都市再生學系 UCL - The Bartlett School of Planning

人與空間的互動觀察,一直是我最大的樂趣之一。自大學起便喜歡探索世界三大飲品:茶、咖啡與酒,但其中珍珠奶綠是一生不變的摯愛。

從社會學、都市計劃、數據分析到房地產,身為臺北市都市發展局的小職員,目前正努力思考如何優化某部分行政流程。相信台灣的市民們,都值得生活在更好的城市環境。任何指教或開心的聊聊,都歡迎透過義築協會聯繫我!


參考資料

I. 南條史生(2004)。藝術與城市。台北市:田園城市。
II. 侯志仁(2019)。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新北市:左岸文化。
III. Amsterdam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etropolitan Solutions: https://www.ams-institute.org/。
IV. Bishop, P. & Williams, L.(2012)。The temporary city。Abingdon: Routledge。
V. Waugh Thistleton installs modular three-storey maze in V&A’s Sackler Courtyard: https://www.dezeen.com/2018/09/14/multiply-london-design-festival-waugh-thistleton-modular-wooden-maze-clt/。
VI. We Make The City: https://wemakethe.city/en/festival。



▲ 封面照:為 3 層樓高的動式模組裝置「MultiPly」
該裝置矗立於 V&A 博物館旁的 Sackler 庭院


▲ 圖 2:隨著光影,建築師鼓勵參觀者自行對這一互動式迷宮進行探索





▲ 圖 3:We Make The City 節慶中,AMS 工作坊對 Living Lab 開場介紹



▲ 圖 4:AMS 夥伴帶參與者認識團隊作品,並介紹戶外討論空間



▲ 圖 5:工作坊參與者共同討論 Marineterrein 社區的湖區管理



▲ 圖 6:工作坊結尾,參與者共同提出好的民眾參與可能策略及核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