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2023|林保署|臺灣黑熊復健評估木構平台

2023|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臺灣黑熊復健評估木構平台
設計背景│

  本案為臺東在地疏伐木支持在地野生動物救傷之重要案例,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及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共同協力合作進行。過去野生動物救援、照養時,保育員常需自行尋找搭建的天然材料,並以保育員自己的搭建能力提供受傷野生動物休養空間,既吃力亦欠缺結構與構造經驗。本案基於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過去推動國產材在地化及人道建築應用,將臺東儲木場平時儲備的規格材做有效運用,當有野生動物保育照養空間需求時,即能協助野生動物救傷空間優化改造應用。

  本籠舍原作為獼猴照養空間,將原有攀爬帶及擋板拆除。並將鋼板平台以木材覆蓋加大,創造適合黑熊攀爬與活動的空間。考量台灣黑熊的生活習性,將平台設計出不同的高度差,模擬野外森林中不同樹木間與各式地形的多樣性,讓黑熊能在高低平台間穿梭。另外考量黑熊具有良好的爬樹技能,將木平台的支柱使用帶有樹皮的柳杉原木來替代規格木材,創造出如同針葉林中聳天的林木,訓練黑熊攀爬能力。

設計概念│

  本次設計目標在透過運用在地疏伐原木、當地木工師傅原木及規格材木作經驗、及野生動物保育員需求討論,構築一適合受傷黑熊進行活動復健與健康觀察評估之照養環境。以原木柱樑系統和規格材木平台,設置兩組兼具活動復健與觀察評估之木構造,使保育員可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放置食物,從中觀察野生動物取食的康復情況。

  材料取用上,盡量減少加工,一方面材料機具及施工人力運送不便,另一方面希望高度還原台灣黑熊的原生森林環境。考量到不同黑熊個體間野訓與照養的需求不同,設計上空間也能輕易進行調整來適應不同使用需求。使用低度加工與簡易工法,不只最大程度模擬野外原生環境,也減低施工對於當地生態的衝擊,更能在設施需要維修與調整時最小化施工成本。

  施工前先於臺東專科木工場進行局部構築測試,再於野訓場進行施工,現場由納樊司工作室、公東高工木工科共同協力完成。原木主要作為復健木平台柱樑結構系統,並以卡接結合隱藏螺桿方式進行組裝,除了增加接合點牢固外,更避免野生動物與螺桿直接接觸;規格材則作為復健木平台的評估用斜坡板及木構平台使用,讓保育員可循序漸進針對評估需求進行斜坡板斜度調整。

基地位置|
不公開
建造時間|
2023年5月15日至2023年5月27日
設計團隊|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楊詩弘 助理教授 (木構造平台生命週期使用後評估)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高小倩 助理教授 (黑熊活動空間研究)
南迴義築工作站 高宏奕、簡志明
施工團隊|
南迴義築工作站
納樊司工作室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參與志工|
陳杰、羅宏翊、李健碩、羅鎮文
當地合作組織|
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支援老師|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家具木工科 羅正明主任、傅湘涵老師
國立台東專科學校 室內空間設計科 宋清彥主任
參與匠師|
納樊司工作室 余琦昂老師
贊助單位|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
顧問|
鍾秉宏建築師事務所 鍾秉宏 主持建築師
照片紀錄│
地圖標記│

0 意見:

張貼留言